何以解忧,唯有杜康
来点色图!!!
来点色图!!!
2024年的10个思考
1 做事情一定要有主线
上半年摆烂让我意识到,没有主线的忙碌都是瞎忙。明确业务主线后,才知道什么该做,什么不该做,才有真正的效率感和目标感。
2. 身体是长期主义的起点
肠胃不好、健身中断,直接导致状态和精力下降,做事的耐心和专注度都变差了。健康就是最底层的生产力,今年忽视身体的代价让我明白,只有把身体状态调好,才能支撑更高效、更持续的工作和生活。
3.强关系才是最值得投入的地方
这一年时间大部分给了最重要的人,而不是花在弱关系的应酬上。这种聚焦让我不再被无效社交消耗,也让我更清楚,哪些人和事对我来说才是真的有意义。
4.少生气,多复盘
在业务中情绪化最容易让人走偏,生气没用,抱怨更浪费时间。今年我做得好的一点就是,出了问题及时复盘,找清楚业务逻辑,而不是被情绪牵着走。
5.主动选择圈子,主动拥抱变化
换工作、换圈子让我接触到了完全不同的视角和资源。圈子对人的影响真的太大了,如果自己不去改变,环境就永远不会带给你新机会。
6.长期停更=长期缺席
今年在内容表达上几乎是断档状态,把所有精力给了工作,忽略了自己的存在感。沉默久了会让人变得边缘化,想要被看见,必须持续输出。
7 为价值而不是性价比花钱
这一年我转变了很多消费习惯,开始愿意为真正有价值的事情买单,而不是纠结性价比。贵的东西未必好,但便宜的东西往往最浪费时间和精力。
8.与原生家庭的边界感,是成年人必须的修行
9、10月因为家里的事情绪波动很大,让我明白,和原生家庭保持边界感,是保持自我节奏的关键。关心可以,但不能被情绪裹挟,更不能让家人的问题彻底打乱自己的生活。
9.时刻觉察是否进入碎片化的时间黑洞
小红书和视频号是今年最大的时间黑洞,看多了不仅浪费时间,还让人越刷越焦虑。这种碎片化的舒适感,很容易掏空人的精力,要克制。
10.长期主义最重要的底层逻辑是行动
过去一年,我对长期主义有了更深的体会,它不是空谈未来,而是每天做一点,累积起来的东西最终会让你感到踏实和安心。
@inside1024
老王给你讲讲另外的职场潜规则吧!
1、适应较快的工作节奏=加班。
2、有强烈的进取心=加班。
3、喜欢有挑战性的工作=还是加班、并且前人留的坑不少。
4、独立完成任务=前端后端运维测试都是你一个人干。
5、团队氛围好=大家经常一起加班、一起吃加班餐。
6、弹性工作=加班,且没有加班费。
7、上不封顶=下不保底。
8、上升空间大=工资低。
9、有股权=没有那么多工资给你。
10、13薪起=13薪。
11、年底有奖金=大于12薪小于13薪。
12、公司扁平化管理=领导和你做一起屋。
13、领导安排的其他任务=叫你干啥你就干啥。
14、领导好=能陪你一起加班。
15、妹纸多=公司一般,只能拿员工出来炫耀。
16、我们每天都有果盘=可能是公司唯一的福利了。
@inside1024
#行业内幕 #职场内幕
1、适应较快的工作节奏=加班。
2、有强烈的进取心=加班。
3、喜欢有挑战性的工作=还是加班、并且前人留的坑不少。
4、独立完成任务=前端后端运维测试都是你一个人干。
5、团队氛围好=大家经常一起加班、一起吃加班餐。
6、弹性工作=加班,且没有加班费。
7、上不封顶=下不保底。
8、上升空间大=工资低。
9、有股权=没有那么多工资给你。
10、13薪起=13薪。
11、年底有奖金=大于12薪小于13薪。
12、公司扁平化管理=领导和你做一起屋。
13、领导安排的其他任务=叫你干啥你就干啥。
14、领导好=能陪你一起加班。
15、妹纸多=公司一般,只能拿员工出来炫耀。
16、我们每天都有果盘=可能是公司唯一的福利了。
@inside1024
#行业内幕 #职场内幕
透露一个能持续行动的秘密:降低预期+多糊弄。
我现在写作、做视频、做产品、旅行都是这么干的,比如刚刚申请的澳大利亚签证就是懒得看攻略懒得补充过多的资料,赶紧填完拉倒,最多不让我去嘛,无所谓。
低预期,允许自己糊弄,会让行动的成本低很多,而考虑到大多数人只是“想”,压根不行动,你只要行动起来却让一件事能持续,你就战胜了95%以上的人了。
而完美主义倾向很多时候是一种对现实的恐惧造成的,深怕做了一件事不达自己预期,那将会是对自己巨大的否定,所以为了不让否定发生,或者让潜在的否定更晚发生,就会行动得很迟缓,在脑子里给自己找一堆借口。
先干起来再说。先完成,再完美。不完美也没事,好歹完成了。
在职场千万不要用【恋爱思维】工作
之前看到一位读者留言: “一直很担心达不到领导的工作预期,经常因为领导的一句话或一个眼神就陷入自我怀疑,也学了很多情绪管理的办法,但是无法化解。”
类似的还有“我经常过度自省,非常在意同事的眼光。”、“我问老板是不是开会时候无意透露的一些信息是不想让我知道的,他说不是,但我不信!”…
以上这些,都是在职场用恋爱思维工作带来的不必要的困扰
恋爱思维是什么样?大家多多少少都有经验,对吧?(狗头)
在这种亲密关系里最常见的一种相处方式就是“懂的都懂”: 不开心了,有心事了,受委屈了...觉得一个眼神交汇对方就应该秒懂。要么是另一个极端就是要对方猜,“不对不对猜错啦,再猜!又错啦,都怪你…”
恋爱思维用一个字总结,就是要“作”,不“作”那还叫恋爱吗?它的本质就是一种内心戏很足的“非正常”状态下的自我“内耗”,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体会到在正常关系中体会不到的那种“脱离常轨”的“爽感”
直到某天一方拂袖而去,在雨夜打不到车坐在马路上痛哭,发个微信说,“长夜漫漫,今天才知道自己如此孤独…”
谈恋爱这样不可怕,可怕的是职场也这样
职场是一种什么关系?它是一种陌生人之间协作的共同规则关系
是一帮出身、教育、性格等等各方面都不相同的人,来到同一个城市同一家公司,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,彼此合作的人
很多人职场遇到的问题和内耗,就是把以“规则”为先的陌生人关系,和以“情绪”为先的亲密关系弄混了
例如,有些人会抱怨他在公司干了很多年,把公司当家一样看待,老板以前也会对他们这帮老员工称兄道弟,现在公司大了第一批裁的就是他们这帮老员工,感到“所托非人”
事实是,以前公司还小资源不足的情况下,老板为了留住人和员工,称兄道弟是最可行的办法,他“得”那么做
后来公司发展壮大,很可能面临组织臃肿和人效甚至是生存竞争的问题,他也“得”这么做
事实只是我们自己的内心戏太多了
首先要知道你的上级可能要对100个职场关系,他可能因为各种问题不高兴,不见得是因为你,你觉得他一个眼神可能是对你不高兴,其实有可能是你自己内心戏多了
要是真的担心其实很简单,就写一封邮件或约个时间跟他聊一聊这事就解开了,但很多人非得进入“懂的都懂”模式...
在职场上,每个人不需要共度余生,只是一起走一程,其实是有明确的合作规则的【我付出了什么,应该拿到什么,彼此能够客客气气的把事给办了就已经够可以了】
问题往往出在很多人困扰的却是领导为什么不“爱我”,他对我为什么不特殊一点…
所以,在职场尽量减少妄自揣测,跳出“恋爱思维”就是职业和专业。要耗回家和对象耗
之前看到一位读者留言: “一直很担心达不到领导的工作预期,经常因为领导的一句话或一个眼神就陷入自我怀疑,也学了很多情绪管理的办法,但是无法化解。”
类似的还有“我经常过度自省,非常在意同事的眼光。”、“我问老板是不是开会时候无意透露的一些信息是不想让我知道的,他说不是,但我不信!”…
以上这些,都是在职场用恋爱思维工作带来的不必要的困扰
恋爱思维是什么样?大家多多少少都有经验,对吧?(狗头)
在这种亲密关系里最常见的一种相处方式就是“懂的都懂”: 不开心了,有心事了,受委屈了...觉得一个眼神交汇对方就应该秒懂。要么是另一个极端就是要对方猜,“不对不对猜错啦,再猜!又错啦,都怪你…”
恋爱思维用一个字总结,就是要“作”,不“作”那还叫恋爱吗?它的本质就是一种内心戏很足的“非正常”状态下的自我“内耗”,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体会到在正常关系中体会不到的那种“脱离常轨”的“爽感”
直到某天一方拂袖而去,在雨夜打不到车坐在马路上痛哭,发个微信说,“长夜漫漫,今天才知道自己如此孤独…”
谈恋爱这样不可怕,可怕的是职场也这样
职场是一种什么关系?它是一种陌生人之间协作的共同规则关系
是一帮出身、教育、性格等等各方面都不相同的人,来到同一个城市同一家公司,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,彼此合作的人
很多人职场遇到的问题和内耗,就是把以“规则”为先的陌生人关系,和以“情绪”为先的亲密关系弄混了
例如,有些人会抱怨他在公司干了很多年,把公司当家一样看待,老板以前也会对他们这帮老员工称兄道弟,现在公司大了第一批裁的就是他们这帮老员工,感到“所托非人”
事实是,以前公司还小资源不足的情况下,老板为了留住人和员工,称兄道弟是最可行的办法,他“得”那么做
后来公司发展壮大,很可能面临组织臃肿和人效甚至是生存竞争的问题,他也“得”这么做
事实只是我们自己的内心戏太多了
首先要知道你的上级可能要对100个职场关系,他可能因为各种问题不高兴,不见得是因为你,你觉得他一个眼神可能是对你不高兴,其实有可能是你自己内心戏多了
要是真的担心其实很简单,就写一封邮件或约个时间跟他聊一聊这事就解开了,但很多人非得进入“懂的都懂”模式...
在职场上,每个人不需要共度余生,只是一起走一程,其实是有明确的合作规则的【我付出了什么,应该拿到什么,彼此能够客客气气的把事给办了就已经够可以了】
问题往往出在很多人困扰的却是领导为什么不“爱我”,他对我为什么不特殊一点…
所以,在职场尽量减少妄自揣测,跳出“恋爱思维”就是职业和专业。要耗回家和对象耗
温暖不是烂好人,更不是中央空调,温暖只对自己觉得值得的人和事。
职场里,麻烦事总是落在新人和老实人身上。拿外卖、跑腿、打印可能都是你做的,想要避开这些麻烦,最好还是果断拒绝,降低他们的期待;一开始表明了态度,以后就没人再敢欺负你。
@inside1024
#行业内幕 #职场潜规则
@inside1024
#行业内幕 #职场潜规则
不当讲的话就不要讲,不能做的事不要做。无关你的职位大小,只要犯一次重大的错误或决策,都有可能轻易葬送你的职场生涯,就像那些因主持节目说错话而永久退出舞台的人。
@inside1024
#行业内幕 #职场潜规则
@inside1024
#行业内幕 #职场潜规则
别当职场老好人。不是自己的工作坚决不帮,除非真的是举手之劳,不然眼睁睁看着对方去邀功,自己却累的要死要活。特别是有些人不知道,你对他好,不是因为他人好,而是你很好。
@inside1024
#行业内幕 #职场潜规则
@inside1024
#行业内幕 #职场潜规则